欢迎光临北纬30度地理标志官方网站官网!

尝乡土味道 传承农耕文明—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宣传片发布

发布时间:2023-09-06 16:43:13 人气:296

来源:新华网官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品尝乡土味道传承农耕文明——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近日,记者就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采访了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

 新华网: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重要活动之一,首次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土特产”推介活动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品尝乡土味道传承农耕文明——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举办这次活动,目的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推介一批“土特产”,围绕技术创新路径、综合管理模式、品牌培育故事等进行宣传推广,建立可复制的品质、科技和文化赋能“土特产”典型,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土特产”品质,推动“土特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土特产”发展、拉动“土特产”消费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土特产”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新华网:这次活动推介的“土特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今年推介的“土特产”品类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主要从三方面围绕三个字进行遴选。第一个字“土”,就是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好乡土资源。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第二个字“特”,就是要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第三个字“产”,就是要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通过举办推介活动,讲好“土特产”背后的中国故事,充分挖掘释放“土特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切实做到客观真实、生动形象,展现独特魅力、发展前景。

 新华网:这次推介活动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本次活动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负责活动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中国电信等单位协同主办,全方位参与支持。

  推介活动主要包含七项内容:一是征集一批“土特产”,面向全国各地,开展线上申报征集,展示其独特的水土气候资源、优质品质指标、品牌和文化价值等;二是研究构建一套“土特产”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性、营养性、道地性和一致性等维度,提出“土特产”品质评价科学依据,为科学开展品质评价、促进标准化生产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宣推一批“土特产”,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中国农业信息网和部属新闻单位网站,以及新华网、CCTV-17、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腾讯微信视频号等渠道,利用纪录片、专题节目、专题报道、短视频、创意海报等形式,进行全媒体宣传推广;四是举办一系列“土特产”推介活动,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电商对接、专家访谈、达人探访和直播推介等活动;五是开展一次“土特产”产销人才培训,邀请地理标志、品质评价、品牌建设、短视频制作、电商营销等方面的专家,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双创青年进行专门培训;六是举办一场“土特产”学术研讨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联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地方政府及有关企业具体承办,开展专家科普、专题研讨、典型案例推介、名优“土特产”集中展示等;七是推出一系列成果,发布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目录、“土特产”评价指标体系和《全国“土特产”品质评价报告(2023)》。编辑出版《品味乡土中国“土特产”图鉴2023》。

 新华网:如何确保推介活动圆满成功?

  答:一是明确活动指导思想,确立目标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特别是有关“土特产”发展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全方位多维度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征集、推介、宣传一批“土特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土特产”发展、拉动“土特产”消费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土特产品质提升,为人民提供高品质食物,为推进优质土特产标准化生产提供支撑,切实把“土特产”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活动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农民庆丰收喜悦为目标,坚持科学与科普相结合、标准与特色相结合、品质与文化相结合、产品与产业相结合等原则。

  二是建立活动组织架构,明确任务分工。明确指导单位、主办单位、联合主办单位职责,研究决定重要事项。集中展示活动拟与“土特产”发展较好的地方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主要负责发布、展示现场的设计、搭建和网络技术保障,以及网络传播推介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信息中心、“土特产”产地、有关电商平台、有关协会商会等,负责辖区内的“土特产”推荐、宣传材料制作、全媒体传播、电商对接,以及集中展示的具体实施工作。

  新华网:地方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如何申请?

  答:鼓励和支持各地举办“土特产”专场推介活动,既可以单独举办,也可以与当地节庆活动或者其他特色活动共同举办。活动名称为:品尝乡土味道传承农耕文明——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省/市/县专场。主办单位邀请专家现场对当地的“土特产”进行推介,开展电商对接,邀请有关新闻单位记者进行现场采访,组织主持人、达人进行探访和直播推介,深入报道当地“土特产”蕴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讲好品质、科技和文化赋能“土特产”的中国故事。各地如有意愿,可与主办单位联系,共同把专场推介活动策划好、组织好。

 新华网:“土特产”集中展示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答:根据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总体安排,我们拟组织3次“土特产”集中展示。一是在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安徽芜湖集中展示部分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目录中的名优“土特产”;二是在2023全国“土特产”研讨活动大集展示区集中展示重点推介的100-150个“土特产”;三是在金秋十月邀请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目录的“土特产”进京,组织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大集活动。三场活动均安排新闻报道、达人进行探访和直播推介等,并开展电商对接。

【责任编辑:廖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