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助力“土特产”出圈
发布时间:2023-09-15 13:36:19 人气:197
来源:央视官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黄月芬)夏秋之交,驱车行驶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的公路间,两边是连片的甘蔗林,一眼望去,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逐卜乡位于中越边境,盛产甘蔗,手工古法红糖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当地村民收入以生产古法红糖为主。“2022年4月,我们成立运营公司,形成一个统一销售平台,大力发展我们的‘土特产’品牌。”龙州县逐卜乡党委书记陶仁启介绍。
过去,逐卜乡各家各户分散生产红糖,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没有价格优势。后来,逐卜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逐步探索出“党建+村集体经济体+农户作坊”模式,以公司运营为载体,大力发展古法红糖产业,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的多方共赢,为古法红糖这一“土特产”赋予更多内涵。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土特产”带富“一方人民”
走进逐卜乡板要村三合屯,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村道和温馨整洁的住宅,一幅幅特色文化墙上展现着屯里的古法红糖文化。
“2022年,逐卜乡11个村的村集体经济联合企业——逐卜万象公司谋划将板要村古法红糖这一传统产品做大做强,助力打造板要村古法红糖主题村庄。”陶仁启介绍。
龙州县逐卜乡党委书记陶仁启(左)在逐卜乡板要村三合屯的甘蔗种植基地了解甘蔗生长情况 黄月芬 摄
在逐卜乡发展红糖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卜乡地理环境独特,适合‘桂糖02-833’甘蔗品种种植,用这个品种产出的红糖品质优越,风味独特。”逐卜万象公司总经理吕志崇说。
吕志崇介绍,近年来,公司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技术支持下,工艺流程逐步规范,获批龙州第一家古法红糖小作坊登记证,并成功创建“逐卜万象”古法红糖品牌。除了传统原浆红糖,还研发出多种口味的古法红糖品类。
“以前,村民们把甘蔗卖给糖厂,每吨500元左右,现在,把1吨甘蔗做成红糖,收入1500-2000元,产值增加了2到3倍。”吕志崇说。
如今,古法红糖成为逐卜乡产业振兴的一个有力抓手,板要村三合屯90%以上的村民从事红糖相关产业,全屯甘蔗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古法红糖20万斤以上,年产值500余万元。同时,三合屯还带动周边板隆屯、甫除屯等村屯群众有序发展红糖产业。
“农文旅”融合聚人气 助力边境小村“土特产”出圈
“我们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红糖加工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把我们的古法红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展望未来,陶仁启信心满满。
龙州县逐卜乡党委书记陶仁启在逐卜乡板要村三合屯的展厅推介红糖产品 黄月芬 摄
逐卜乡坐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近邻大新德天和明仕田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逐卜乡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优势,做大做强观鸟生态研学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
陶仁启介绍,围绕各村优势,按照“一村一产业一分公司运营”的发展思路,逐卜乡还创新开展旅游和劳务派遣等服务。截至目前,逐卜万象公司除了运营板要红糖分公司,还成立其它村主营的分公司,弄岗自然研学分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弄岗自然研学分公司主要从事观鸟研学等业务,在该公司的运营下,截至2023年6月底,逐卜乡共接待研学旅行、观鸟拍鸟等游客4000多人次,产品销售达300多万元。
陶仁启说,下一步,逐卜乡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化运营管理,深入挖掘各村特色,做大做强文旅农旅融合产业,走饮食文化、观鸟文化、旅游商品文化协同发展之路,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力。
“土特产”销售渠道有限 借力互联网电商谋发展
当前,互联网成为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为了保留熬制的古老传统技艺,古法红糖难以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导致其线上销售缺少优势。
“现在我们只有小作坊登记证,没有食品证号,产品可以在市场进行一般流动,但无法进入大型商超,难以进行线上营销。”吕志崇说,“工厂机械化生产的红糖产品与传统大锅熬制的红糖产品味道相差很大,古法红糖只能保留小作坊的形式,才能更好地延续传统的味道。”
逐卜乡生产的古法红糖产品 黄月芬 摄
“希望有关部门能帮解决问题,我们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做积极的准备。”陶仁启表示。
今年以来,龙州县积极开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业务,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电商企业合作;支持各地落实消费帮扶措施,通过帮助搭建的平台采购当地农产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同时,龙州县围绕“种养贸游工”五大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组织12个乡镇及相关部门集中分析讨论,梳理上级最新扶持政策、项目规划,强化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有序发展,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编辑:边境佳
责任编辑: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