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界应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有所作为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金宏伟
发布时间:2024-02-25 13:09:03 人气:306
来源:人民政协官网
“‘一带一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对于东西方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宗教界在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应当有所作为。”2月19日,谈及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沪西清真寺教长金宏伟阿訇深有感触。
金宏伟曾在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学习工作33年,这座始建于1917年的古老建筑被列为上海外事接待单位。“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批批国际友人川流不息进出上海。特别是上海宗教界人士,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多次接待中亚、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国家政要和国际友人,成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民心相通的场所。”金宏伟笑着说,“我的语言能力(英语、阿拉伯语)以及工作经验就是在外事接待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提升的。”
金宏伟告诉记者,这些国际友人不仅要求能满足他们经商、学习、工作的需要,还要求满足他们举行宗教活动等精神上的需要。“由于他们从小接受宗教教育,宗教教义教规在他们的思想认识、行为规范上有着很深的烙印,左右他们的思想行动。有时候穆斯林来清真寺不仅仅是做一个礼拜或者询问一个问题那么简单,也许宗教教职人员对其进行的一个小小点拨,都会让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更会对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让金宏伟遗憾的是,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宗教仪轨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多,知之甚少,因此有时又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目前上海遇到的这类情况其他城市尚不明显,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入与‘一带一路’影响面的扩大,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准备。”金宏伟还认为,如何挖掘中国化的宗教文化资源,获取“一带一路”国家信众的认同,同样是摆在宗教界人士面前的一道难题。“关键是我国缺乏一批有较高经学思想造诣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双通’人才对已有的宗教文物资料进行保护和整理,在坚持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利用这些有益的鲜活资料加以宣传。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刻不容缓,希望引起政府与宗教团体的重视。”
在金宏伟看来,包容、开放、发展与海纳百川是中国的对外形象,“在建设与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宗教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宗教交流联谊,我们在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特别是主体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宗教交流中应发现他国宗教传统中的有益养分,拉近与他国宗教文化的距离,培育一种能够交流、交往和容纳其他文化的强大的精神亲和力,而千万不可持唯我独尊、狭隘、偏执的态度。”
金宏伟表示,“新时代‘一带一路’与我国宗教关系密切,我们要以老一代宗教界人士虚怀若谷、宽阔包容的精神为楷模,坚持胸怀天下,尊重各国各民族的宗教文化,遵循理性与文明,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作出中国宗教界应有的贡献!”(记者 陈建萍)
编辑:李鹭慧